1.要飼草種類多而新鮮。這樣的飼草營養全面,羊愛吃,易長膘。四季不要中斷青飼料供應。
2.要喂清潔飲水。四季要保證供給足夠的清潔飲水。喂干草時供給充足的飲水尤為重要,否則易發生消化系統疾病。
3.要有飼草架。山羊愛清潔,不吃踐踏污染的草。要把飼草放在草架上喂。不要將飼草放在地面上喂羊。
4.要定時定量。每天早、中、晚3次按時喂草料,特別是晚間要喂飽,不要讓羊時饑時飽。
5.要有樓板或羊圈。羊舍設置樓板,糞尿從板縫隙中漏下。舍內通風良好,冬季保暖。不要采用墊圈積肥的養羊方式。
6.要羊圈衛生。選擇地勢高、干燥處修建羊舍,天天打掃,定期用生石灰或草木灰、燒堿、菌毒敵等進行消毒,保持羊圈干燥清潔衛生。羊圈不宜陰暗潮濕。
7.要放牧時壓頭。山羊放牧時喜往前跑,放牧時要人走前頭,壓住其行走速度,讓羊多采食青草。
8.要補飼精料。每天要根據羊只采食青草和生理狀態,適當補飼玉米、糠麩、草粉、豆雜糧、食鹽、微量元素等精料。每只羊每天補飼50~300克,羊增重快、效益好。
9.要異地選公羊,就地留母羊。異地選擇體格高大健壯、各部位發育良好的公羊做種公羊,就地選擇體大健壯的母羊為種母羊,適時配種,提高繁殖率。不要野交亂配、近親繁殖。
10.要定期驅蟲。每年春、秋季定期驅蟲1次,每公斤體重用硝氯酚3~4毫克驅除片形吸蟲,每公斤體重用丙硫苯瞇唑10~15毫克驅除圓線蟲、絳蟲。
1.改傳統品種為優良品種。利用杜蒙羊改良本地羊,其雜交一代可比本地羊增重5%以上,有明顯的雜交優勢。但所選的本地母山羊體重須在20公斤以上,否則會發生難產。
2.改季節性驅蟲為常年驅蟲。大部分養羊戶習慣只在春秋季給羊驅蟲。其實夏季也應驅蟲。一般2個月驅蟲1次。
3.改地面飼喂為槽架飼喂。既可減少羊染病,又不浪費飼料。
4.改秸稈直接飼喂為秸稈處理后才飼喂。秸稈經過氨化或微貯處理,可大大提高營養價值。
5.改喂劣質飼草為喂優質牧草。種植并飼喂苜蓿、蘇丹草、三葉草等優質牧草,可明顯提高養羊效益。豆科牧草古種植牧草的30%較為合理。
6.改出欄前不育肥為出欄前育肥。出欄前2個月進行驅蟲、補料,可壯膘增重,明顯增加經濟效益。
7.改地面平養為高架飼養。羊怕潮濕,喜干燥,用木條、竹條或水泥條做成高架,進行高架養羊,可明顯減少疾病。
8.改不補料為補料。牧草營養不全面,必須補飼適量精料和添加劑。
9.改放牧為圈養。野外放牧,一方面容易感染并傳播疾病;另一方面草質差易導致羊營養不良。而圈養除可避免上述不利因素外,還可減少羊采食所耗的能量,便于催肥。
10.改按時出欄為適時出欄。